
無痛胃腸鏡全解析:分項詳解檢查流程與注意事項
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「無痛胃鏡」與「無痛大腸鏡」已成為消化道檢查的常規選項。陳建富內科診所務超過六十萬人次,並完成超過五萬次無痛腸胃鏡檢查,大腸息肉切除超過 2 萬多顆。豐富的經驗整理此文章。本文將分項解析兩者差異,從預約流程到術後照護完整說明,助您安心面對檢查。
陳建富醫師整理
一、無痛胃鏡詳解
▶ 名稱定義
正式名稱為「鎮靜麻醉胃鏡檢查」,透過靜脈注射短效鎮靜藥物(如Propofol或安眠藥如Midazolam),使受檢者在淺眠狀態下完成檢查,全程無痛感且無記憶。
▶ 檢查流程全解析
1. 初診評估
- 腸胃科門診說明症狀(如胃痛、吞嚥困難)
- 醫師評估是否符合健保給付
- 適應症確認:長期胃食道逆流、疑似潰瘍、上消化道出血等
- 麻醉風險評估:填寫麻醉同意書與病史問卷
2. 檢查排程
- 避開女性生理期
- 安排空腹8小時的檢查時段
- 提醒攜帶陪同者與當天禁戴隱形眼鏡
3. 術前準備
- 飲食控制:檢查前8小時禁食(可少量透明飲料)
- 藥物調整:抗凝血劑需提前3天停用
- 特殊準備:去除假牙、項鍊等金屬物品
4. 檢查當日程序
- 報到登記(檢查前15分鐘)
- 攜帶健保卡與檢查同意書至內視鏡室櫃檯
- 更換專用檢查服(去除內衣褲與金屬飾品)
- 護理師確認禁食時數與藥物史
- 術前準備(檢查前5分鐘)
- 口服胃乳劑(Gascon)10ml,減少胃部泡沫
- 咽喉局部噴灑麻醉藥(減輕內視鏡通過不適)
- 鼻部塗抹潤滑液及麻藥
- 手背靜脈留置針安裝(後續鎮定或麻醉給藥用)
- 進入檢查室(檢查前5分鐘)
- 採左側臥姿勢,膝蓋微彎向胸口
- 口含一次性咬口器防止咬合
- 連接血氧機與血壓監測儀
- 麻醉給藥與檢查(全程約3分鐘)
- 靜脈注射鎮定劑,20秒內進入淺眠
- 醫師從鼻腔或口腔導入內視鏡(經鼻直徑約<5 - 6mm經口約9mm)
- 依序檢查:食道→胃部→十二指腸
- 必要時進行切片採樣或止血處理
- 恢復觀察(檢查後30 - 60分鐘)
- 護理師每10分鐘監測血氧與意識狀態
- 清醒後可用水漱口(30分鐘後才可進食)
- 醫師初步說明檢查結果
5. 術後照護
- 恢復室監測血氧15分鐘
- 30min後試飲少量溫水
- 當天禁止駕車、簽署文件
- 喉嚨輕微刺激是藥水作用屬正常現象
二、無痛大腸鏡詳解
▶ 名稱定義
正式名稱為「鎮靜麻醉大腸鏡檢查」,特別注重術前清腸準備,可完整觀察結直腸黏膜,並同步切除息肉。
▶ 檢查流程全解析
1. 初診評估
- 適應症:便血、排便習慣改變、大腸癌篩檢陽性
- 醫師評估是否符合健保給付
- 確認清腸能力(腎功能不佳者需調整瀉劑)
- 評估麻醉風險與息肉切除可能性
2. 檢查排程
- 建議安排下午時段(方便上午清腸)
- 開立低渣飲食菜單(檢查前3天開始)
- 預約專用清腸劑(如clean - prep、寶可淨)
3. 術前準備
- 飲食控制【請參考陳建富內科詳細大腸鏡飲食指引】
- 檢查前3天:禁食紅色食物、堅果、高纖蔬果
- 檢查前1天:午晚餐改喝清流質飲食或低渣飲食(米湯、運動飲料)
- 清腸程序
- 檢查日清晨6點:2000ml瀉劑於2小時內喝完
- 觀察排便至「透明淡黃水狀」才算合格
4. 檢查當日程序
- 報到準備(檢查前15min)
- 攜帶清腸完成確認單與健保卡至檢查室
- 更換開背式檢查裙(去除所有衣物與飾品)
- 護理師確認清腸程度(排泄物需呈透明液狀)
- 術前給藥(檢查前5分鐘)
- 靜脈注射解痙劑(Buscopan)減少腸道蠕動
- 左手安裝留置針連接生理食鹽水
- 肛門局部塗抹麻醉凝膠(減輕內視鏡進入不適)
- 檢查體位調整(檢查前3分鐘)
- 採左側臥姿勢,右腳屈膝抬高至胸口
- 覆蓋保溫毯預防低體溫
- 連接心電圖與自動血壓監測儀
- 鎮定或麻醉執行與檢查(全程約10至30分鐘)
- 靜脈注射Midazolam 或Propofol
- 醫師從肛門導入大腸鏡(直徑約12mm)
- 分段充氣檢查:直腸→乙狀結腸→降結腸→橫結腸→升結腸→盲腸
- 發現息肉立即進行冷切除或切片採樣
- 復原期照護(檢查後30至60min)
- 護理師協助翻身排氣(每5分鐘變換臥姿)
- 監測腹脹程度與血壓變化
- 醫師解說影像報告與後續追蹤計畫
5. 術後照護
- 排氣後可進食(避開辛辣、酒精)
- 輕微腹脹可採「膝胸臥位」促進排氣
- 若切除息肉需3天低度運動
- 觀察是否出現劇烈腹痛或血便
三、胃鏡 vs 大腸鏡關鍵差異比較
項目 | 無痛胃鏡 | 無痛大腸鏡 |
---|---|---|
準備重點 | 空腹8小時 | 3天低渣飲食+嚴格清腸 |
不適部位 | 喉嚨異物感(24小時內緩解) | 腹脹感(排氣後改善) |
麻醉需求 | 較淺鎮靜即可 | 需較深鎮靜(腸道蠕動強) |
風險關注 | 呼吸道阻塞 | 腸穿孔(機率約0.1%) |
專家提醒注意事項
- 合併檢查效益:建議同時進行可減少麻醉次數
- 特殊族群警示:孕婦、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需謹慎評估
- 報告追蹤:息肉切除者需依醫囑定期追蹤
透過完善的事前準備與專業醫療團隊配合,無痛胃腸鏡已成為安全且高效率的檢查選擇。掌握關鍵準備步驟,將能大幅提升檢查準確度與舒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