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篇:糖尿病飲食四大核心原則

1智慧選擇碳水化合物

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,碳水化合物的選擇和攝取量是控制血糖的關鍵。選擇低GI值(升糖指數<55)的食物,能有效避免餐後血糖快速上升。參照陳醫師食物GI值介紹

推薦選擇

  • 全穀雜糧:糙米、燕麥、蕎麥
  • 根莖類:地瓜、馬鈴薯(需控制份量)
  • 豆類:紅豆、綠豆(未加糖)

需限制

  • 精製穀物:白米飯、白麵包
  • 甜食:蛋糕、含糖飲料
  • 加工食品:即食麥片、調理包

實踐技巧

▸ 每餐碳水化合物份量 ≦ 45-60克
▸ 搭配蛋白質可降低GI值
▸ 避免空腹食用高GI食物
▸ 多選擇天然食材而非加工品

2識別好油與壞油

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,但不同類型的脂肪對健康有著截然不同的影響。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,攝取「健康脂肪」不僅有助於心血管健康,還能幫助穩定血糖。

健康脂肪

  • 橄欖油、苦茶油
  • 堅果類(每日1湯匙)
  • 深海魚(鮭魚、鯖魚)

危險脂肪

  • 反式脂肪:人造奶油、油炸食品
  • 動物飽和脂肪:豬油、肥肉
  • 椰子油(高飽和脂肪)
脂肪類型 特點 常見食物來源 健康影響
飽和脂肪 室溫下通常為固態,化學結構較為穩定 動物脂肪(如牛油、豬油)、全脂奶製品、椰子油、棕櫚油等 過量攝入可能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I - C)水平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
單不飽和脂肪 室溫下為液態,在高溫下相對穩定 橄欖油、菜籽油、花生油、堅果(如杏仁、腰果、巴旦木)、牛油果等 有助於降低LDL - C水平,同時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 - C)水平,對心血管健康有益
多不飽和脂肪 室溫下呈液態,含有多個雙鍵,化學性質較不穩定 魚油(如三文魚、金槍魚等富含Omega - 3脂肪酸)、玉米油、大豆油、葵花籽油、核桃等 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,對心臟健康有益。其中Omega - 3脂肪酸還對大腦功能和視力發育有重要作用,但攝入過多可能會增加氧化應激風險

3蛋白質攝取指南

蛋白質是維持肌肉、免疫系統及身體機能的重要營養素。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據個人體重和活動量,合理安排每日蛋白質攝取量。

優質蛋白

  • 豆製品:豆腐、無糖豆漿
  • 魚類:秋刀魚、鯛魚
  • 雞胸肉、火雞肉

需注意

  • 加工肉品:香腸、火腿
  • 內臟類:肝、腰子
  • 油炸海鮮

4餐盤配置法

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不僅限於單一營養素的選擇,更需要整體的分量控制。採用「餐盤配置法」可以幫助您輕鬆掌握每餐的營養比例。餐盤配置原則 使用211餐盤法,餐盤分為四等份,1/2為蔬菜,1/4為蛋白質,1/4為全穀雜糧,以確保飲食均衡。


標準比例

▸ 非澱粉蔬菜 50%
▸ 全穀雜糧 25%
▸ 優質蛋白 25%